当前位置:中洁网 >  人物访谈 >  正文
“攀登者”潘小东:翻山越岭三十载 德立的生长逻辑
2019-08-28 11:14:00 作者:羽文 来源:中洁网 0

发型简约,戴一副半框眼镜,硬朗挺拔的身姿,身着浅蓝色格子衬衫——这个形象,第一眼望去就是一位“学究”先生的模样。他是德立淋浴房董事长潘小东。虽经营企业多年,他的身上仍透着一股浓郁的知识分子气息。

在30年企业攀登路上,他不仅是企业掌舵人,更是一位不断修行、不断反思的智者,他和德立的发展路径,诉说着一个中国淋浴房企业创新不止、奋斗不息的故事。

潘小东在创业路上登攀了30年。每每回首,他都发出智者的感慨:“未来打垮德立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德立自己。”

IMG_2363.JPG

德立淋浴房董事长潘小东

居安思危,他不断向内求索,克己、自知,突破自我。这一基因在淋浴房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构派、技术派、工程师文化、国际化设计、智能化工厂”,都成为德立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他的故事,诠释着德立精神。

攀登|

物理老师的突围

IMG_2370.JPG

德立淋浴房董事长潘小东接受中洁网副总经理李天燕女士采访

青年潘小东,是众人羡慕不已的天之骄子。在1978年的第一届高考中他成功通过这座独木桥,在全校400人中跻身前五,一路以来过关斩将,终于成为了一名师范生。毕业后,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物理老师。

教书育人的工作虽得心应手,但一眼看望到底的人生,并非他的志向所在。“当时我的桌面上放着3册物理书,循环反复。我的内心传来了一个声音:离开这里,去挑战,去拼搏吧。”他决定遵循内心的呼唤,逃离了舒适圈。

步入社会,潘小东面前有两条道路:制造业与贸易。一个有形,一个无形,自幼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他,更倾向于用双手创造价值,在有形中找到有形,他毅然选择了制造业。

优秀的人,身处何方都无法被掩盖光芒。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制衣厂,一年时间内从仓管连跳四级成为厂长;第二份工作则是在威力塑料厂负责质检,当时他所在企业的模具完全依赖德国进口,价格高昂,潘小东自动请缨,申请自主开发模具。在设计时,高等数学起了关键作用,擅长空间结构想象的他,一举成功实现了模具的开发,开发成本比计划还要低。为此,他重新认识了挤压塑料这个行业。

1991年,有想法、无资金的潘小东,与一位有资金实力的朋友共同创业开工厂。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起步时期困难重重,1992-1994年营收勉强持平,直到1995年公司才开始有微利,1996年,由于股东内部发生矛盾,工厂宣布解散,股东选择拿走了资金,而潘小东则接管了所有设备,并成立德立塑料五金厂,德立的故事由此展开。 

第一桶金 |

“不服输”的德立胶条

90年代中期,恰逢淋浴房品类萌芽,淋浴房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胶条等配件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当时,有企业上门找威力塑料厂做胶条,但威力只做大塑料胶条,他将客户转介绍给生产小塑料胶条的德立,德立也在做淋浴房胶条中找到了“感觉”。

当时,国际淋浴房已相当成熟,而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持续发展,赢得订单,德立先要闯过技术难关。从创办企业伊始,“创新技术”的理念就已深入骨髓。

IMG_2378.JPG

德立淋浴房董事长潘小东向中洁网副总经理李天燕女士讲解德立淋浴房

这一时期,国外流行一种新型密封胶条:一侧是硬胶条,一侧是软胶条,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不需用胶水黏贴,这项技术在国内并没有。

一天,加枫淋浴房的何枫老板拿着国外样品胶条找到了潘小东。潘小东仔细端详研究:这并不是硬胶条和软胶条分别做成后进行粘贴而成形的,而是熔融态时已粘在一起,再进行冷却,但这又是如何做到的?潘小东决定自己“倒腾”,他拿着何枫老板的预付款6万元,开始了3个月的忘我研发。

IMG_2395.JPG

对于产品,他一丝不苟

这3个月里,他不停地思索、设计、画图、抽烟,从晨曦初起到天色渐晚,他几乎都没有停下来,入夜,寂静的厂区总是亮着一盏灯,一个长长的身影在忙碌。

至破晓时分,他就会拿着新设计的图纸,骑摩托车到中山小榄,让模具师傅按照图纸打样,自己则蹲在边上打瞌睡;晚上回来进行装配和调试,发现产品不行,又回来修改图纸,反复循环。这三个月以来,他几乎没有躺在床上睡过觉。在先后开发了60多套模具后,他终于迎来了软硬共挤胶条试验的成功。

涉足淋浴房|

从声名鹊起到技术领航

此后,潘小东不仅成为了胶条的核心供应商,还成为不少淋浴房企业的技术顾问,在业内人眼中,胶条代表的是淋浴房的最高技术,因此淋浴房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都会向潘小东寻求帮助,而爱钻研的他也乐意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90年代,欧洲淋浴房表现强势,不少国内企业把欧洲的产品购买后拆然后分解成部件,分别给供应商进行模仿生产,一来二往,潘小东对国际趋势了如指掌,对淋浴房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认为,淋浴房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并不难,核心在于结构制造的精度,这个品类,我们可以自主创新,而非亦步亦趋。2002年,潘小东筑造了德立的淋浴房王国。

2003年德立首次亮相广交会,便华丽“出道”,一炮而红。过去的淋浴房两边都看得见磁条,而德立淋浴房一边保留磁条,另一边的磁条却神奇地消失了,这完全颠覆了行业对淋浴房的理解,欧洲也没有这类产品。一位老板在展位上蹲了3天,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发问: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运用了高中物理中的电磁学知识,没有铁就封闭不了磁力线。”众人恍然大悟,而晦涩难懂的物理学理论,在潘小东手上却玩出了新高度,德立匠心独运地把磁条隐藏在铝型材背后,不仅产品更美观及方便打理,也颠覆了行业对淋浴房产品结构的理解。

展会后期,业内传来了对新锐品牌德立的普遍评价:产品有亮点,品牌蛮“规矩”。

此后,推陈出新的技术、精益求精的产品,让德立跻身行业一流。从初出茅庐的一鸣惊人,到引领风向的领军品牌,德立不断突破自己,寻求边界。

德立淋浴房参加2015上海厨卫展

2015年上海厨卫展,德立展示了两款颠覆行业的产品,一个是一固两活的摩擦联动门,应用摩擦联动原理,对平开门占用空间、水密性不好的特点做出改良,产品简约通透,推拉顺畅,颠覆了行业对联动推拉门的理解;另一款是移动推拉门,减少推拉件,隐藏胶条,极简极美,并使产品配件与产品主体同寿命。潘小东将这两款产品定为“德立产品开发的一个高峰”,在业内更是引起巨大的反响。

尊重专业 |

携手凤凰设计工作室

潘小东在业内有个外号——追求完美主义的极致偏执狂。但潘小东认为自己只是持续专注,并做到极致,才能带来真正持续的生命力。

2012年,德立率先提出“美学淋浴房”新概念,不断在功能和美学之间找到突破口。外界看来,德立淋浴房早已是“美学淋浴房”的代名词,但还没有达到潘小东心中的要求。

“我没有受到工业美学的设计教育过,我是跟着着自己的感觉在走,把主结构设计完之后,功能实现以后,多余的部分通通去掉,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感,美学应该拥有符号语言和思考的逻辑。”

微信图片_20190828110503.jpg

德国凤凰设计工作室团队

第一次遇见凤凰设计工作室时,他被震撼到了,凤凰有一套系统的设计原则,如基础结构、配件的呼应等,都有其严谨的思考。年逾七十的凤凰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在得知德立公司后,专门飞到中国参观德立生产基地,看完后赞口不绝:“这是我所见过的配置最全的淋浴房工厂。”互相欣赏的德立和凤凰设计工作室,一见钟情,牵手成功。

微信图片_20190828110625.jpg

德立淋浴房携手德国凤凰设计工作室

然而,合作初期的磨合必不可少,合作半年后,德立与凤凰合作的第一款淋浴房样品在千呼万唤中出来,德立内部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非议之声不绝于耳。

“这围杆的高度不合适,降低2公分更好看。”

“太简单了吧,看不出大师风范。”……

潘小东把大家请过来,当众发问道:

“在座有多少人系统学习过工业美学?”

现场鸦雀无声。

潘小东又抛出了几个字:“那么,就请大家尊重专业,敬畏专业!”

他力排众议,力挺凤凰设计。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认死理,一旦认定一件事,一旦信任一个人之后,愿意予以充分相信和尊重。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克制、知己,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让更专业的人去做专业之事。

而今,凤凰设计工作室的设计师最喜欢来中山,与潘小东讨论产品结构,而美学部分则由凤凰全部承接,强强联合,各自发挥优势。2019年德立与凤凰合作的新品IO3的效果图一出来,潘小东眼前一亮,不由自主感叹:“真是大师级之作!”

智能化生产 |

让非标定制充满智慧

淋浴房从来不是简单的几块玻璃、几块金属件简单拼接就完成的操作,每个整体淋浴房产品配件至少50-60个,多的上百个,整体小环节加起来1000多个,如何让非标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是淋浴房行业面临的难题。

IMG_2492.JPG

德立智能化工厂

德立淋浴房的智能化工厂,将颠覆淋浴房的生产模式,潘小东下决心投入智能化工厂,源于与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当时任协会秘书长)缪斌的工厂走访,走访后缪斌说了一番话:

“你把非标做到极点,但这样行业可能会因此而死掉。因为非标产品仅仅靠员工的责任心和技能,是无法保证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因此,要解决行业的量化生产问题”。智能化生产的种子在潘小东心中萌芽。

智能化的核心是用机械替代人力劳动,德立智能淋浴房工厂的核心是站在员工的角度,研究每一个动作,哪些可以用机械替代,怎么通过机械代替,哪些动作可以优化? 由于每一个流程都需要系统梳理,要做得很细。

智能化工厂还涉及生产环节之间的沟通,需要强大的积淀,一路以来的规范化帮了德立不少的忙,从2005年开始上ERP,这12年的系统积淀,为智能化工厂提供了数据和系统支持。

在智能化生产的环节中,“指令”具有最高的价值,这是用钱买不到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经验。

德立智能化工厂从2017年讨论,到2019年试产,跨度三年,终于迎来曙光。

智能化工厂是德立对整个行业最大的贡献,这将促进淋浴房行业智能化生产的进程。智能化工厂顺利运作用,产量将达到100万套。

德立的企业愿景,是“让淋浴更舒适”,未来,消费者希望享受简单极致的服务,德立要把服务最终建到顾客的安装现场,因此德立下一步将建设4.0的工业系统,是从毛坯房借由装修开始,一路到设计方案、测量、到生产到发货,到安装安装现场的数据安全的指导,通过全线的数据打通,实现系统升级。

工程师文化

在一个技术驱动的企业,技术型人才备受尊重,在德立,“工程师文化”便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工程师享有极高的待遇。按照潘小东的说法,如果德立的技术研发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企业风险巨大,所以德立把原来一个人的研发思路,复制到每一个技术研发团队,组织工程师去理解团队和客户的需求,反推顾客的需求,根据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把新品应用于淋浴房生活环境中,并由品管工程师进行验证。

德立的技术发展路线,将依靠工程师体系来推动,其中智能工厂和电子设备的发展,便与工程师文化息息相关,工程师群体是推动德立企业进步的核心所在。 

多元化之路

“坐好了,才能站起来”

近年来,淋浴房行业风起云涌,有的企业谋求多元化,布局大家居,有的下注智能化,剑指产品升级,而德立坚持走淋浴房之路。

潘小东心中有个执念:不通过整合资源的形式来做产品。“我一直希望凭智慧和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做贸易OEM产品,贴上德立的商标去销售,以赚取利润,好像在蒙人一样,我们在诚意上做不到。”

德立也曾尝试过多元化,2010年,早已备受行业追捧的潘小东觉得淋浴房的工业设计已经几乎完成,于是一脚涉足移门行业,以失败告终。对此次失败,他剖析了一番:“为什么我们失败,一个是不专业,但是最重要的失败是我们的管理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体系。”德立在不断自我迭代中构建更完善的体系。

“一个小孩必须先坐起来,才能站起来,迈出一步。”企业也是如此,实现了规范管理,把淋浴房单品的规模做得足够大,才可以踏出多元化的步伐。

德立价值观

“分享”二字值千金

如今的潘小东只醉心于他痴迷的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予以授权,培养了以张延华为首的职业化团队,在他眼中,是否能实现多元化的关键,在于企业管理,他总结了四字箴言:“规范、规模”。

要做好规范,才能去上规模;没做好规范之前,规模是空中楼阁。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岗位作业书、绩效考核体系,实现规范化的流程制度,是潘小东一直思考的问题。

潘小东也曾是一位事必躬亲的企业家,但随着企业的壮大,授权变得尤为重要。

“曾有一段时间,开会都是我一个人在说话,命令都出自一张嘴,那是非常痛苦的事。这意味着大家都只是被动的执行者。”

某年腊月二十八日,德立工厂只剩几人留守岗位,潘小东到路口等候迷路的供应商,站在路口半个小时迎着北风,吹醒了。

他发出心灵叩问: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为什么会困于眼前碎事?

IMG_2596.JPG

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他有一个终身学习的习惯,每当在企业发展中遇到问题,不管是技术、管理问题、团队问题,都喜欢从浩瀚书海中去找解决方案,他深信,资本主义已经走过200多年发展历程,对中国企业遇到的问题有过思考,按图索骥,前人的解决经验会对当下有所启迪。

他博览群书,纵观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中“分享”二字的重要性,知行合一的他,从2007年开始建立发分红机制,按照个人贡献与企业年收入予以分配,以体现个人的贡献,并不断建设和完善管理团队与机制,吸引人才、管理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我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吸收的宝贵经验。”

达尔文的进化论表达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状态,中国企业的平均存活年龄只有3岁,而德立已20多岁,德立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就要不断优化团队,优化资源,因此,德立开放股权,通过股权激励来分享、吸纳人才,完成肌体的建设:

“我们今天看一个公司为什么会衰败?他就是没有一个自我更新的机体。”他深信,只有肌体强健,企业方有生命力。

IMG_2623.JPG

写在最后:

大多数企业家都是偏执的,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30年前潘小东一身正气,用技术和智慧改进产品;至今,他初心不改,以技术突破赢得尊重。30年来,他一路攀登,每翻越一座山头,都发现另一座大山迎面而来,因为,他总是选择最难走的路,最具挑战性的技术之路,不断突破“天花板”,遇见更好的德立。

未来,他期待德立拥有健康的肌体,不仅活下去,还活出精彩,有强大的团队、足够的智慧翻越每一座“大山”,正如他所言:“所有摧毁企业的都在内部,没有被外部摧毁的。”

他的奋斗轨迹证明,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中国文化中,最小即最大,一为最大,把一做好,便是无穷尽。”匠心精神、科学至上、自我迭代,才是他的底层逻辑。

~ END ~
评论(0)
游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