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对一家企业意味着什么?
回头望,一份匠心,为用户打造一个信任品牌;向前看,一个信仰,让世界认识中国智造。
1982年,惠达卫浴前身——黄各庄陶瓷厂成立。39年筚路蓝缕,惠达已从一个区域性品牌逐步成长为全国卫浴领军品牌。这个见证了唐山的发展和变迁、影响了中国卫浴的升级和改革的民族品牌,在这39年内始终保持着企业之魂——恩泽一地,惠达八方。
让我们走进惠达,走进这家独具匠心、砥砺奋进的企业。
从匠心造厂到起死回生
惠达诠释何为坚守
1982年,时年34岁的王惠文(现惠达卫浴董事长),在亲眼目睹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城市的摧毁之后,加上对唐陶文化的影响,萌生了在黄各庄建一个陶瓷厂的想法。说干就干,一个由1300平方米的厂房和7间瓦房组成的“黄各庄陶瓷厂”成立了,并在隔年年底实现盈利十余万,纳税十余万。
然而,创业路上并不容易。当时的黄各庄陶瓷厂经历了一次起死回生。
受当时的国情和政策影响,陶瓷厂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滞销状态,就连公社负责人也找到王惠文谈话。但王惠文却十分坚定,只身一人背着便器奔走在各大城市的陶瓷商店,最终打动山东东营石油学院的项目负责人,成功让陶瓷厂起死回生。也正是凭借着王惠文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黄各庄陶瓷厂兴建了年产10万件卫生陶瓷的隔焰燃煤隧道窑,建成了5条燃煤隧道窑,2条年产卫生瓷70万件的燃油隧道窑,产能与品质大大提升,成为了黄各庄陶瓷厂的高光时刻。
这一次的起死回生,以及十几年的匠心坚守,为惠达积攒了扎实的产品和品牌实力。
1994年,“惠达”品牌正式面世。在“恩泽一地,惠达八方”理念的指引下,惠达很快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并重新开始生产卫生陶瓷。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惠达打造中国卫浴名片
从一个小小的陶瓷厂,到后面成为国内首家主板上市企业,“匠心”是贯穿于惠达品牌发展历程中的核心关键词。
一方面,是对产品品质的匠心坚守。
凭借着对产品质量的严苛把控,惠达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还慢慢渗透到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惠达出口的部分卫生陶瓷还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出口免验资格审查,成为全国卫生陶瓷行业首家获此资格的企业。
另一方面,则是对民族品牌的匠心经营。
纵观全球,中国的智能马桶普及率远远低于日本。在此局势下,惠达提出自主研发智能卫浴,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在惠达自主技术支持下,惠达先后得到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北京世园会、雄安新区、2022冬奥会以及国家外交部等众多标志性项目的认可,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惠达为首的中国卫浴品牌,真正实现了崛起。
为了实现将中国卫浴品牌推向世界的目标,王彦庆毅然决定大手笔赞助中国女排,入选央视大国品牌企业,赞助综艺节目,开展新媒体营销,全面开启惠达品牌的焕新升级之路。至此,惠达真正在卫生陶瓷领域树立了标杆。
不仅如此,在“恩泽一地 惠达八方”理念指导下,惠达更是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包括在黄各庄镇兴建惠达公园、惠达学校、惠达医院、惠达养老院;火速驰援雷神山、火神山,支援石家庄黄庄公寓建设,携手惠基金公益机构走进校园等,惠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品牌的企业责任与社会担当。
率先布局智能化生产基地
惠达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
顺应智能化趋势,提升中国智造水平,是惠达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近些年,惠达也一直在智能化领域深耕布局。
2017年4月5号,惠达成功于A股主板上市。同年,惠达发布“三化”(整体化、智能化、生态化)战略,成立深耕智能家居领域的合资公司惠米科技,为全球客户提供智能化卫浴产品。
进入工业4.0时代,惠达更是顺应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布局智能化生产基地,正式成立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
随着惠米科技、惠达住工、唐山总部4号线、5G数智化工厂(惠达智能家居(重庆)有限公司)等一个个项目陆续落地,惠达完成了在智能化方面的全方位布局。
在127界广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接见”惠达时说到:“传统企业做好了,照样能挖出金矿”。这让惠达更坚定了决心,必须担起打造“中国品牌就是世界品牌”的重担。
中洁观察:
在惠达39载峥嵘岁月中,我们看到了民族品牌的坚韧与坚守,更看到了民族品牌的使命与担当。这种独属于民族品牌的能力、责任、力量与自信,不仅为惠达赋予独特的品牌魅力,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与底气。在惠达等诸多优质民族品牌的匠心坚守与努力之下,相信中国制造将走上世界顶峰!